欢迎访问中国设备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网站地图 | 免责说明
   咨询介绍
   专家介绍
   案例介绍
   专家视点
   经验交流
你当前的位置:管理咨询 ->专家视点
坚持技术创新 促进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作者: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 刘德峰   发布时间:2009/12/21   阅读:5389

      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9年改制为合资企业。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广州市经委和市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经过十四年的发展,由最初几个人的软件公司,发展到现在100余人的软件企业,除得益于众多企业的支持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十余年坚持不懈,始终以支持和促进中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根据管理的发展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进行应用创新,在设备管理领域建立了适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的设备资产软件产品体系,为中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以促进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为目标,不断进行技术应用创新

      迄今为止,我们先后设计和开发了覆盖企业设备工程、设备资产、设备运行、设备维修、备件管理及相关软件产品26种。这些软件产品大多获得了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反映了我们为促进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而坚持不懈的努力。
      1993年,公司建立初期,我们设计开发了第一个产品《设备管理信息系统PMIS1.0(DOS版)》。虽然当时已经有了几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却还缺少商业化的软件产品。为解决商业化软件产品对安装、可靠性与稳定性、运行维护的难题,我们大胆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Clipper语言,并且在设计方法上采用了后来被称为面向对象技术的设计思路。在管理功能上,我们也根据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将设备资产、设备运行、设备维修、备件管理等,作为四个独立的模块,按四位一体的方案进行组织。技术应用和管理实际的结合,加上原广东省机械厅、广州市经委和广州市设协的支持,使该软件迅速获得了广东企业的认可。尽管由于我们对设备管理业务不够熟悉,产品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国内第一个设备管理方面的商业化软件产品,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证明了我们的技术方向是正确的。在这个产品基础上,我们又先后设计开发了PMIS2.0、PMIS3.0、PMIS3.3等升级产品,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产品用户达到800多家。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比较快, Windows很快取代DOS成为潮流技术。于是,我们从96年开始就进行产品技术平台的转换,到97年中时,成功设计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PMIS4.0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套基于Windows的设备管理软件。产品推向市场后的一个月内,索要演示软件的企业就有1100多家。企业的肯定,为我们赢得了发展的重要机会。一是97底,我们的工作获得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认可和赞许,设立了中国设协计算机管理开发应用中心,为我们从广东走向全国打开了大门。二是赢得了风险投资商的关注,最终使我们在99年初获得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的风险投资。中国设协的支持和风险投资的引入,使我们具备了可持续地进行技术应用创新、产品创新、技术服务和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发展能力。
      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技术应用创新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机遇,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力。因此,我们紧接着在又设计开发了管理功能更完善的PMIS5.0、PMIS6.0产品,初步通过计算机技术形成了适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和管理特点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在这些工作基础上,2003年和2004年,我们又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设计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基于B/S技术架构的产品EAM2003和EAM2004。
      EAM2004产品不仅是技术应用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内EAM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产品按照先进的EAM管理思想进行设计开发,它以优化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和备件的管理流程,从而达到设备资产的维护费用最小、运行成本最低和运行效能最高为目标,通过系统建立的EAM管理体系,实现设备资源与企业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在一个整体优化的管理之中,确保设备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化利用。在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二、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建立了完整的EAM管理体系

      在坚持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是为支持企业设备管理服务的。实现管理信息化,不是有了计算机、应用了计算机就算已经信息化了,关键是能不能通过信息化,改善和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水平,这就要求,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管理软件,本身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能够超越一般企业的管理水平、拥有成熟、先进、实际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为此,我们在不断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将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设备工程技术手段,以工具化的方式结合在软件的管理功能之中,以便建立符合具有特色的EAM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EAM2004产品中,通过引入EAM的管理思想,建立了完整的EAM管理体系。
      1、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设备资产基础管理体系
      设备资产基础管理体系是设备资产管理最基础的日常性工作,其管理内容包括设备采购管理、设备资产台帐管理、设备变动管理、设备资产报表统计等。在EAM中这些基础管理,是通过以下工作实现的:建立标准的设备资产信息结构,以设备部位为数据对象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管理、作业标准信息库或知识库,建立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和设备资产树,建立设备管理KPI评价与分析体系,通过设备资产周期费用的采集与分析,定量评价和分析设备资产的经济价值表现、运行性能、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设备维修、改造与更新决策提供支持,自动集成有关一台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变动、折旧、维修、保养、润滑、报废等全程管理数据记录,形成包含动态数据在内的完整设备管理档案。
      这一资产基础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帮助企业完善和提高设备资产管理工作,如强化对资产运行的监控、引入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方法、确立以设备资产运行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思路,逐渐实现将企业对设备固定资产的投入,作为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
      2、以点检和故障分析为核心的设备运行预警体系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以管理替代检修,且逐步由预防维修、在线检修替代事后维修。这就要求将设备运行管理的重点放在提早发现隐患、在使用中对隐患整改、对故障进行预测分析等。所以建立以点检和故障分析为核心的设备运行预警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EAM可通过运行记录、停机记录、点检、完好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验、故障记录、事故记录、状态监测、保养及润滑等常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设备以往的状况并准确监控设备的当前运行状况,通过MTBF与MTTR的动态计算,分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分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制定合理的维修与维护策略,提供量化依据。
      3、以标准化维修和预防维修为主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
      建立维修标准项目库与合理维修周期分析模型,实现故障维修BM、定期维修PM、状态维修CBM、可靠性维修RCM、设备大修、零部件更换和紧急抢修的一体化与优化管理;按维修项目的优先级别排列人力资源,结合企业生产进程计划,给出维修任务的时间规划,计算企业每天可提供的人力资源总量,结合人力资源分析表自动匹配维修项目,并计算分析各维修项目需要的备件及其备件补库计划和紧急采购计划、资金费用计划、维修工具计划等,实现维修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提供维修工单管理,可将设备在预定维修时间内的点检、检查、检验、监测、化验、保养、润滑等工作计划,并入维修工单执行,并对已下达工单进行延期、暂停、复工、撤消等审批控制。
      4、建立实现备件合理库存与合理采购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在满足维修需要的前提下,通过严格控制采购计划达到对备件库存控制的目标,是实现备件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着眼点。因为,只有有效地控制备件采购计划,实现满足正常需要条件下的最小采购量,才能逐步降低库存,所以,对库存的控制应建立在合理采购计划的基础上。而控制库存的两个相辅相承的手段是:合理库存评价与合理采购计划确定,这也是EAM对备件实行数字化管理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备件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库存预警、合理储备评价、供货周期、厂商信誉分析、多类型仓库统一管理模型;维修计划与备件需求计划的控制,备件需求分析;采购计划管理与采购业务管理;补库计划与紧急采购计划的处理;库存管理及备件配送管理等。
      5、建立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对管理过程的监控,保障工作受控、人员受控、设备受控,为生产能力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
      为实现这一目标,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工作流程管理技术,通过业务过程建模,建立数字化管理工作平台,对设备管理体系中的每个工作岗位、每项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的执行状态、执行进度进行网络监控,保障工作、人员、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为生产能力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系统还通过工作日志库,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完成率和工作效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管理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对管理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而且所建立的业务过程模型本身就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知识库和规则库,可以支持管理流程的重组和再造,持续改进和优化管理流程。
 
      三、以可靠性和诚实服务为理念,推动设备管理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既要求企业持续地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也包含着持久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这就要求支持信息化的软件系统,必须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可靠性。软件系统的生命力来自于所提供的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管理功能的实用性,也来自于系统本身的健壮性、开放性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打造系统的可靠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本质上信息化系统是一个自动技术系统,不仅要求自身是可靠的,还要求为它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保障,要求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和人员要有较强的管理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并且能够以诚实服务的精神来对待任何一个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为了保障可靠性与落实诚实服务,我们重点解决了如下问题。
      (1)系统设计思想的转变:长期以来,国内软件开发企业和开发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管理系统的数据关系和数据表的处理上,而对管理系统要承载的对工作的管理,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往往难于满足企业的要求。实际上,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工作管理问题,第二位才是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在技术应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于2003年在国内首先提出了面向企业管理流程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并进行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以管理流程驱动数据信息的应用难题,支持通过业务过程建模,建立数字化管理工作平台,实现长期困扰管理软件应用的三个重要功能:将工作管起来、支持流程再造和重组、通过管理流程自定义技术保持对企业变化的适应性。这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生命力和可靠性。
      (2)工作方式的转变:没有一个企业的管理是与另外一个企业完全相同的,这决定了商业化软件系统必须适应于企业管理现实和特点,使企业和操作者感觉上认为这个系统是自己的系统,才能比较好地推动系统的应用。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改变软件企业习惯的工作方式,到用户那里与用户一起确定系统的管理功能和操作要求,并派驻工程师现场为用户进行客户化开发,直到满足用户的要求为止。这一工作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使用性,而且确保了系统符合企业的管理需要。自2004年至今,所有按照这个方法实施的系统,无一例外地都真正使用了起来,且在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上达到了企业预期的目标。
      (3)以“可靠性”为目标,严格项目管理和服务管理: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我们采取了严格项目管理的措施,从需求系统设计开始,品质保障人员就开始系统的质量管理和监控,直到项目质量保证期结束。为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我们还实施了“服务管理条例”,企业所有技术与产品、市场与销售、发展与管理工作,均以为用户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为工作标准,确立服务工作标准基线,实施分级服务管理、建立员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品质、产品质量品质和服务品质,连续两年用户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上一篇:设备现场管理问题分析与优化方法    下一篇:煤炭企业设备管理的特点及EAM重点 【关闭】
粤ICP备05009780号   主办单位:广东中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09-2012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594号